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基金会新闻新闻正文
何伯森教授的二十七载追梦记
2013-04-16

写在我国国际工程管理专业创建二十周年之际

   20多年过去了,如今何伯森教授早已“桃李芬芳”,他教出的国际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们正作为业务骨干活跃在各大国际工程项目建设的第一线,年逾80的何伯森终于实现了最初的梦想:在中国创立了国际工程管理专业,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能用“两条腿”干事业的优秀国际工程管理人才。

  事实上,这位有着中国国际工程管理学科诸多“第一”称号的老人仍未真正满足。2013年3月,在一众弟子的建议筹划下,以“何伯森”的名字命名的“国际工程管理教育发展基金”在天津大学正式设立,这位耄耋老人感慨地说:“我还有梦,我期待着通过一代代人的努力提高我国的工程管理水平,培养出世界一流的工程管理人才,为国家的富强做更大贡献,真正实现我们天大人的‘兴学强国’梦。”

1986年何伯森(中)在伊拉克DIBBIS大坝工地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半百转行

  “我的老师是实践”

  儿时经历了国难当头、烽火连天的战争硝烟,少年时受教于以“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为校训的重庆南开中学,“一切为公、为国”的信念早如基因般融进了何伯森的血液。“允公就是爱国,允能就是要有知识才能建设国家”,南开中学老校长张伯苓的这个教导,数十年来始终牢记在何伯森心中。

  1950年,何伯森考入著名学府——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前身)水利系。在这所以“实事求是”为校训,以“严谨治学”的校风著称于世的学府,何伯森通过大学期间的刻苦学习奠定了深厚的技术基础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并于1953年留水利系任教,一干就是36年。

  如果不是53岁那年的一个偶然机会,何伯森也许仍在水利领域兢兢业业。1985年,时逢天津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各地校友纷纷回校参加校庆。在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CWE)工作的校友梁鉴、李鸿林在返校时向水利系主任提出,希望选派一名副教授以上、有一定设计施工经验,且能够用英语独立交往的教师前往伊拉克水利工程项目上担任技术顾问。

  正是这个偶然的机会为年逾半百的何伯森开启了国际工程管理之门。上世纪八十年代,正值中国企业步入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起步阶段,对于学水利出身的何伯森来说,跨国管理工程的难度不言而喻。

  DIBBIS大坝是一典型的国际工程,1964年至1982年,曾先后有英、德、法、苏联等五个国家的承包商参与建设,但1985年被洪水冲毁,CWE中标进行该工程的重建。

  1986年,彼时的伊拉克正处于战时状态,何伯森毅然前往伊拉克担任该坝重建的技术顾问。他的工作内容主要是负责项目的“技术外交和经济外交”,包括投标报价、合同管理、变更、索赔以及技术谈判等工作,每天都要通过与外方人员交涉、谈判,一个接一个地解决各类项目管理和技术问题。

  虽不是工程管理专业出身,但何伯森坚信“实践就是最好的老师”,工作的过程也成了他向实践学习的过程。在项目实施的一年中,对于自己不懂和不熟悉的物资采购和财务管理问题,何伯森就虚心地向采购部和财务部的经理请教。

  出于教师的职业习惯,每当他与业主谈判或处理重大事项有了一些体会之后,便及时记下大量的案例和笔记,便于日后教学参考借鉴。

  由于妥善处理了工程中遇到的一个个难题,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一年的实践将何伯森这个国际工程管理的“门外汉”渐渐磨练成了行家。

  1987年4月,何伯森回国,在他和团队成员的不懈努力下,DIBBIS大坝项目提前一个多月竣工,并成为CWE在国外获得第一个“优质竣工证书”的工程。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球国际承包事业处于低谷时,DIBBIS大坝项目利润率高达23%之多。

何伯森在伊期间撰写的讲义,后整理为水利系国工班教材(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师者本心

  培养“两条腿都粗”的工程师

  在项目实施的一年中,何伯森坦言工作并不十分顺利。碰壁的事情时常发生,经常要为了解决一个个合同上没有明确规定的大小问题而和外方反复谈判沟通,甚至于争吵。

  何伯森逐渐意识到了国内外教育的差异和人才的差距:从事国际工程管理不仅要有扎实的技术理论基础、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还要有广博的管理知识、灵活的经济头脑和高水平的英语交往能力,“中国的工程师一条腿粗壮,工程经验丰富,技术上的优势非常突出;但另一条腿却十分细弱,在管理、经济和英语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一次次的谈判经历和项目管理实践,让何伯森的心中产生了要为国家培养一大批国际工程管理人才的强烈愿望。

  一次,何伯森参加了同伊拉克业主、咨询工程师的谈判。面对对方的种种刁难,何伯森等中方人员据理力争,谈判激烈而艰难,最终终于达成双方可以接受的结果。谈判结束后,何伯森信誓旦旦地对同事们说:“十年之后我的学生将要回来和这些伊拉克人一较输赢!”

  在DIBBIS大坝工作一段时间之后,何伯森结合自己在工程中的经历和向同事们请教的知识,利用每天下班后的一切时间着手编写国际工程管理课程的讲义。他说:“那时我迫切地想把我们在这项工程上学到的经验、走过的弯路告诉我的学生们。回国后我要开设一门全新的课程。”

  1987年回校后,何伯森教授结合所在专业的实际,把在伊时编写的讲义加以整理,在水利系率先开设了新课“工程招标承包学”。与此同时,他抓紧撰写报告,申请在水利系首先开办“国际工程管理辅修班”。

  1988年9月,辅修班正式开课,学院从水利系的两个专业中安排了20名学生,利用一年时间学习国际工程管理系列课程并强化英语。

  何伯森教授将自己在伊拉克工作期间遇到的真实经历作为教学案例,并四处奔走邀请了金融、外贸、法律、英语等相关专业的专家担任教师,两门主干课程尝试中英双语授课。新颖实用的授课方式深得学生欢迎,不仅许多水利系的学生常来“蹭课”,外语系等其他系的学生也成了班里的“常客”。这个班的不少学生日后都成了工程管理行业的骨干。

  1989年9月,怀着创办国际工程管理专业的愿望,时年57岁的何伯森教授离开了自己所熟悉的水利专业,调任天津大学管理工程系系主任。他说:“从那时起,我从一个一心只想从事教学的教师,变成了真正的管理者。” 

  为了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两不误,何伯森教授坚持每天7点到位于学校科技图书馆的书房学习,10点半到系里处理行政工作,晚上还经常要为了专业建设加班加点地学习。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提出扩大改革开放,时任天津大学校长的吴咏诗教授敏锐地意识到,创办国际工程管理专业的时机成熟了,便适时向国家教委提出,为了支持我国的工程建设大军走向海外,应该试办“国际工程管理专业”。

  1993年1月,经过了专家论证并上报国家教委批准。同年3月,在天大新的招生计划中增加了我国第一个国际工程管理专业(五年制)。

  何伯森教授在伊拉克工作时萌生的梦想,终于在7年后夙愿成真。

何伯森(右一)与周可荣、张水波等合作译校FIDIC文件、编写《国际工程管理英汉汉英词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由天津大学参与组织编写的《国际工程管理教学丛书全集》(共20本)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躬耕不辍

  “学科建设是长期的事业”

  如果说开设专业是何伯森教授实现愿望的第一步,接下来的事业则更具挑战。依靠什么培养出“不瘸腿”的工程师?他的答案是:需要一批有一定工程管理实践经验的教师和一套系统的国际工程管理的专业教材。

  根据论证会上行业专家们的强烈建议,为了使学生们拥有扎实的工程技术基础,天大国际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入学的前两年半,许多课程与土木系学生合并上课,专门学习土木工程相关的技术基础课;后两年则强化工程项目管理、国际合同条款、融资外汇、外贸、法律、外语等专业课程,并深入工程建设第一线进行实习。

  由于坚信“工程实践经验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专业创建的过程中,何伯森教授承受着师资紧缺的巨大压力,先后将来自外语、工程、计算机、金融、外贸等专业的一批教师送往国际工程项目一线,使他们通过实践积累教学素材和经验。

  一批批年轻的教师在教学中围绕国际工程管理这个轴心逐步磨合,形成了一支来自多个专业的、熟悉了解国际工程管理的师资团队。如今,何伯森教授先后选派出去参与国际工程实践的教师中,有的已成为国家教学名师,有的成长为学科带头人。

  为了使第一届国际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在高年级时能有专业教材使用,何伯森教授决定,组织各方面力量,努力编写一套专业丛书。仅用几年时间就要编写出一系列专业实用的教材,实在是一项过于浩大的工程,一些同行朋友甚至觉得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拓性工作,国内没有现成的教材可以借鉴。面对同行善意的质疑,何伯森选择了迎难而上。1994年,他作为访问学者赴加拿大、美国的多所大学和工程公司进行了3个月的访问和调研,期间了解了国外工程管理专业的办学经验,并“泡”在访问学校的图书馆学习、拷贝相关书籍,为教材的编写搜集了大量资料。

  回国后,在外经贸部、建设部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天津大学和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组织国内外专家于1995年开始编写《国际工程管理教学丛书》(“九五”国家重点图书)。

  何伯森担任丛书编委会常务副主任,组织了近百名国内及境外专家参与编写,先后历时6年,完成了原计划的20本书(748万字),其中有15本填补了国内该学科的空白,这套被学界称为“绿皮书”的专业丛书也成为我国国际工程管理领域内第一套系统完整的高水平的教材。经过多年发展,“绿皮书”不断被更新改写,至今仍被中国国际工程管理界视为经典。

何伯森教授接受本站记者采访 宋雪峰/摄

  雄心未已

  “我还有梦待实现”

  如今的何伯森教授已离开了国际工程管理教育的一线,但却从未走远。退休十几年来,何教授不辞桑榆晚景,志在千里,一直活跃在教材编撰、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科研、仲裁和咨询服务的第一线,为我国国际工程管理事业继续贡献着光和热。

  因为,在他心里,仍有梦想期待实现。

  采访中,何伯森教授向记者展示了这样一组数据:20多年来,我国的对外承包事业有了巨大的发展,我国对外承包合同总额从1991年的30亿美元,一举跃升到2012年的1565亿美元。我国现在已成为世界第一国际工程承包大国,约占全世界国际工程营业额的14%。

  然而,何伯森教授发现,与迅速发展的行业规模不相匹配的是国内优秀的国际工程管理人才数量仍然存在较大缺口,“人才匮乏”多年来始终是行业内各企业老总间长盛不衰的话题。

  何伯森教授解释说:国际工程是塑造国家形象、彰显国家实力、扩大国家政治影响、加强与各国人民交流的一个直接平台。而我国的专业国际工程管理人才数量仍然太少,仅靠每年大学输送的本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远远满足不了目前的行业需要,这也直接影响了当下我国承接的不少国际工程项目的经济收益。

  出于教师的职业敏感,何伯森教授认为十分有必要搭建一个平台,为行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原外经贸部曾倡议并支持天津大学利用现有资源成立国际工程管理学院,专门进行国际工程管理行业人才的培训。这足以说明国家对国际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他说,培养更多为国家和社会所需的优秀人才,这始终是教育者的使命。

  “天大的国际工程管理专业在国内早已成为一个著名品牌: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团队、几十本我校老师编写及译校的专业著作、多年国际工程管理培训的经验。”何伯森教授希望充分发挥天大的优势资源和平台,为国家、为行业多尽一份力,“这是国家的需要,作为大学,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虽然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但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承认,在国际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上,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有较大差距,这就造成我们常会在工作中碰钉子,导致项目的经济效益不好,甚至造成巨大亏损”。何伯森教授盼望着,“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尽快将我国国际工程管理水平提升至世界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