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基金会新闻新闻正文
天津大学(北洋大学)第十届世界校友代表大会在沈阳召开
2013-09-22

天津大学(北洋大学)第十届世界校友代表大会在沈阳开幕

    在欢度中秋佳节,喜迎阖家团圆之际,9月21日,天津大学(北洋大学)第十届世界校友代表大会在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城”之称的东北重镇沈阳召开。2015年,该校将迎来建校120周年华诞。本次世界校友代表大会以“牵手辽沈情,相续北洋缘,喜迎双甲子,共谋新发展”为主题,来自海内外59个校友分会的天津大学校友代表和老北洋大学学长300余人齐聚一堂,共话发展,再叙友情。

  天津大学党委书记刘建平致开幕词,校长李家俊作了“以人为本内涵发展为把天津大学建设成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而共同努力”的大会报告。校友总会副会长、天津大学副校长冯亚青就6年来校友总会工作作了报告。出席大会的嘉宾、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校友总会名誉会长陈冀平,东北大学校长丁烈云分别致词。大会承办方代表、沈阳校友会会长、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鲍风雨致大会欢迎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友工作研究分会会长单位浙江大学,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43家常务理事单位向大会发来贺信。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山西校友会名誉会长谢克昌院士以及谢礼立、侯立安、崔愷等院士校友,天津大学原党委书记、校友总会常务副会长杨渝钦及校领导钟登华、汪曣、元英进,工程院院士余贻鑫、叶声华,校友总会副会长王德惠、袁国林、曹嘉庚、张洪波、俞辉出席了大会并在主席台上就座。

  刘建平在开幕词中表示,校友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学校的事业发展都深深凝聚着广大海内外校友的热切期待和重要贡献。学校的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既面临着国家和天津发展的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他真切地希望凝聚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海内外校友的智慧和力量,为学校的事业发展献计献策,提供支持。诚挚欢迎各位校友继续为母校的建设发展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和建议,共同为母校的发展添砖加瓦。他向海内外校友发出诚邀的邀请,希望在学校建校120周年之际,广大校友能相聚北洋,共话“师生情、同学情、母校情”,共同为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天大梦”而努力奋斗。

  李家俊在报告中从“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水平稳步提升”、“科研实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学科实力得到巩固和提升”、“全面加大改革实施力度”、“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六个方面介绍了2009~2012年学校工作取得的成绩,令与会人员深受鼓舞。针对广大校友高度关注的新校区建设工作,李家俊表示,学校积极开展新校区前期报批及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新校区周边配套设施初具形态。目前正在继续深化完善规划设计工作,其中综合实验楼组团、图书馆组团和机械学院组团已开工建设。他表示不辜负校友的期待,要把新校区建设成为智慧绿色的校园,为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打好基础。李家俊还对未来几年学校的工作部署向校友作了汇报。

    大会通过了冯亚青代表校友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并进行了校友总会理事会换届工作,通过了新一届校友总会理事会名誉会长、顾问、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及理事名单。

  大会表彰了191名“优秀校友工作者”,向138名校友颁发了“校友工作贡献奖”,授予北美校友会等12个校友会“世界校友代表大会组织奖”。该校1948届土木工程专业校友、连续参加了10届世界校友会、香港特区政府“金紫荆星章”获得者郑汉钧在会上被授予“特别荣誉奖”。郑汉钧在发言中说,自己从1988年在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校友大会至今,见证了大会规模从最初的几十人扩大到现在的数百人,也了解到了母校多年来的发展历程,感到无比的骄傲、自豪、欣慰、兴奋。他表示母校是自己永远的牵挂,希望在下一届世界校友大会上与大家再次相见。该校1962届水利系校友、原水利部总工、三峡建设集团总公司副总经理袁国林代表“校友工作贡献奖”获奖者发言,他表示,校友工作是一项事业,一种责任,一份担当,更是一种享受,祝福母校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该校天津校友会秘书长申志丰作为“优秀校友工作者”代表,介绍了自己从事校友工作的经验和感受,并向广大参会校友表达了美好的祝愿。

  据悉,本次世界校友代表大会期间,天津大学还将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原则,开展“天大校友院士辽宁行”系列活动,邀请知名院士和学者专家就“能源与环境”、“绿色建筑与城市发展”等领域举办专题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余贻鑫、侯立安、崔愷,设计大师布政伟、周愷、洪再生将分别在论坛上作主题报告。与会专家还将为辽宁省和沈阳市能源、环保及城市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大会现场还将举办天津大学科技成果展,与辽宁省企业开展科技成果对接活动。

  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成立于1895年,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是“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大学,素以“实事求是”的校训和“严谨治学”的校风和“爱国奉献”的传统享誉海内外。建校118年来共培养了20余万高层次人才。